中国创业网 > 资讯 > > 专访百联集团董事长叶永明:借进博会平台做“

专访百联集团董事长叶永明:借进博会平台做“

中国创业网 2021-01-30 15:50 来源:
  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,上海交易团大型零售采购商联盟集中签约38个采购合作项目,总金额达19.23亿元(人民币,下同),三届进博会累计达成意向采购金额近66亿元。而自首届进博会以来,该联盟成员也已从首届的21家扩容至30家。
 
  “在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的背景下,进博会的如期召开,为国内的商贸企业带来了更多商机,”上海百联集团作为上海交易团大型零售采购商联盟的理事长单位,其董事长叶永明在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表示,进博会是促进内需消费、连通国内国际“双循环”的重要纽带。
 
  进博会不仅是一个采购平台
 
  事实上,叶永明所言“商机”不虚。本届进博会上,百联集团场内采购金额较去年同比上升超过70%,与来自20个国家和地区的厂商进行27个合作项目的签约。
 
  在叶永明看来,连年增加采购额与采购品类,是由于“进博会吸引了全球各国的优质商品,能够为国内消费市场提供不一样的产品,”叶永明说,三年来,随着进博会的参展商越来越多,可供选择的产品、进行的交流也愈加丰富。
 
  这对本土商贸企业来说意义非凡。“仅仅在三年之前,我们进口商品还是主要通过与目标采购国当地政府建立联系,搭建采购人员渠道的方式进行,而现在,全球各国的品牌商、生产商、终端零售商都将他们的商品带到进博平台上做展示,我们在家门口就有机会与全世界的相关企业交流合作。”叶永明说。
 
  他坦言,得益于进博会,上海交易团进口的消费品已经从原先常规的巧克力、饼干等零食,扩充至酒类、休闲食品、水产、水果、饮料、奶制品、肉类、粮油和保健品等全面、丰富的品类,“这对满足国内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大有助益。”
 
  叶永明认为,三年来,进博会早已不仅是一个采购平台,更是高效连通国内外商品贸易的“通衢”。
 
  “一是以保税方式进口、在销售发生之后缴税的流程革新,二是前店后仓的模式创新,大大提高了进口商品在国内市场落地的速度,”叶永明称,营商环境的连年改善让交易便捷化,对国外参展商来说无需为繁复的报关程序花费时间和仓储成本。
 
  而更重要的是,“随着进博会越办越好,更多便利的贸易措施将会产生和推广开来,”叶永明说,“国内商贸企业也更容易打通进口渠道,整个业务链的循环就会非常迅速。”
 
  “以前,我们在开拓海外供应链的时候,是谈买卖,谈合作,但现在我们还会谈进博会,”叶永明说,我们告诉海外合作伙伴,中国有很大的消费市场且在不断扩大开放,由此将一些中小品牌商带到进博会的平台上来,合作共赢,“很多品牌商都特别希望进入中国市场,而进博会恰好为他们提供了这样的机会。”
 
  让进博会展品“飞入百姓家”
 
  如何将进博“同款”商品迅速“落地”国内消费市场,充分发挥进博会的“溢出效应”,是以百联集团为代表的国内商贸企业“大展身手”的环节。
 
  叶永明介绍,百联集团拥有近4000家门店,遍布全国,这些深入百姓家门口的“毛细血管”,构成了强大的线下触达力量。
 
  例如此次进博会,百联集团即通过旗下业态联动举办的“百联·全球精品惠”主题营销,实现了让进博会展品同步“飞入百姓家”。
 
  不仅如此,百联集团同样在打造多元化的线上渠道。
 
  “一是建设了面向大众商品采购商的‘万食通’线上线下一体化全球供应链平台,并对接参与进博会‘6+365’平台建设,全力承接好进博会溢出带动效应;二是面向消费者的‘i百联’平台,基于线上线下同货、线下门店密度高的优势,打造‘一公里生活圈’的‘到家’服务,进一步强化触达。”叶永明说。
 
  在前两届进博会中,百联集团共引入了16个国家和地区的30个境外品牌,约六成进入了其零售和批发渠道。“经过两年进博会,我们超市门店中的进口商品占比已从不到2%上升到了5%,下一个五年,这一数字要达到15%。”叶永明称。
 
  “因为有了进口的商品,驱动了我们零售模式的创新,因为有零售模式的创新,又促进了进口商品在中国的发展。”叶永明如是表达进博会与国内零售业间的“良性循环”。
 
  值得一提的是,此次进博会上,百联集团也首次做起了“参展商”。
 
  “我们依托Best-links百联香港公司,组织境外品牌参展。展区汇聚了来自30个国家和地区的约120个参展品牌,单品总数超过1000个,”叶永明介绍,设立展区的目的,“不仅可展示中国商贸企业强大的进口产品供应链,同时反过来可进一步优化、构建国际供应链。”
 
  在他看来,在进博会的平台上,中国商贸企业的角色更像是一个“联接者”,“一头联接海外品牌商与国内市场,一头联接国内零售商和消费者,”叶永明说,“现在,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,我们要考虑的,就是做好联接,更好地提升国内百姓的生活品质。”(完)
0
+1
0
+1
文章关键字:
版权与免责声明
1、凡本网注明"来源:中国创业网"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中国创业网所有,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请注明"来源:中国创业网"。
2、凡本网注明"来源:XXX(非本网站)"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他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3、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,仅供投资者参考,并不构成投资建议,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
4、如本网刊载之信息涉及版权等问题,敬请通知我们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更改或删除。